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读懂“科创中国”

2020-06-10 17:28


     

“科创中国”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

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

建设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成立建制化科技服务团队

培育产学协同创新组织

打造试点城市“样板间”

把创新的要素引向企业

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


“科创中国”按照因需因能、

试点探索、平台覆盖、

务求实效的思路建设

重点任务有四项

一是搭建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二是建设试点城市网络

三是建立新型创新赋能组织

四是建立有效评价激励机制


“科创中国”

让产业插上创新翅膀


科创中国” 十问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年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中国科协推出“科创中国”品牌,旨在深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1 为什么要建设“科创中国”?

一是坚决落实中央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科协组织要坚决贯彻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发展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把发展着力点放在企业转型发展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国家发展添动力、注活力、强实力。

 

二是主动担当时代之责。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深度演化,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主动作为,破解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促进经济和科技融合,是科协组织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必然选择。

 

三是积极应对现实需求。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缓慢,地方复产复工复市复学、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也急需科技助力。

科协组织要急产业、企业发展之所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把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引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加快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是响应科技工作者殷切期待。

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发挥作用、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帮助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创新报国、科技为民的价值使命,是科协组织履行“四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科协组织要大力倡导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有效汇聚科技人才、组织与资源势能,努力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五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科技社会组织在全球科技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协具有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的独特优势,多年来在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创新、汇聚国内外资源、促进产学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实践,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

 

02 “科创中国”是什么?

“科创中国”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建设一个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把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起来,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和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培育一个融通生态系统。

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主体汇聚起来、对接起来、流转起来,形成技术拥有者、技术需求者、技术服务者和资本拥有者共同组织的统一市场,推动创新要素和谐共生、协同共进,构建配置优化、运转高效的创新生态。

 

二是构建一个资源循环机制。

打通技术转移转化堵点,把技术和人才导入地方,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地方,把创新创业企业导入区域,把国外科技资源导入国内,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为亟需转型升级的产业提供支撑。

 

四是举起一面团结引领旗帜。

引导科技工作者发挥所长、施展所能,加强攻关、强化协同,把最新成果应用服务于企业一线,把科技延伸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砥砺奋斗、创新建功。

 

“科创中国”致力于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重点实现四个功能:一是通过供给匹配,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帮助企业及时、准确找到技术成果并实现转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加企业效益;二是通过需求牵引,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提供长效直达通道,提高服务效能;三是通过“市长”找到“市场”,组建新型协同组织载体,探索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新型科技经济融合机制;四是以“路演”为切入点,开展面向全球的国际技术交易协作,积累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03 “科创中国”干什么?

“科创中国”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成立建制化科技服务团队,培育产学协同创新组织,打造试点城市“样板间”,把创新的要素引向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

“科创中国”按照因需因能、试点探索、平台覆盖、务求实效的思路建设,重点任务有四项:

 

一是搭建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建设反映企业、产业、域实际需求的“问题库”,展示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方面科研成果的“项目库”,为创业创新创造提供共享资源的“开源库”,把科技经济供需各方汇聚到平台上来,促进供需双方直接对接。

 

二是建设试点城市网络。

精选一批有创新需求、有发展基础、具有带动能力的地级市和产业集聚区作为试点,导入技术和人才,结合地方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联结重点园区和企业,吸引金融创投要素,针对试点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不同组合、不同模式的示范服务套件,探索实现技术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

 

三是建立新型创新赋能组织。

结合试点城市及数字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分类组建区域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体等学术共同体,联合研发机构、技术交易中心等利益共同体,海智基地、国际技术合作联盟等命运共同体,以集成化、建制化、可持续的组织机制,实现不同的赋能效应。

 

四是建立有效评价激励机制。

坚持要素驱动、节点控制和里程碑考核,深入总结组织建设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国际交流机制,对试点城市建设效果、科技服务团服务成效、基础数据资产积累等,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动态评估,分类推进。适时设立技术成果转化奖、技术成果转化先进个人等奖项,组织表彰和人才推介。

 

04 “科创中国”的主要特点特色是什么?

一是跨界协同。突出科协多学科交叉优势,将跨领域、跨地域的科技资源、创新主体聚集起来,通过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产学研协同机制、科技合作服务方式,重新塑造院所、高校、企业、个人以及各类组织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实现协同创新、合作发展。

 

二是组织赋能。突破科协系统传统联系机制,以省级为统筹、地市为中心,将地方政府部门、金融资本、园区企业等相关组织整体嵌入,按地方提需求、学会送服务、基层汇资源、科协牵线搭桥的思路,把人才、技术、资本导入产业园区并有机串联,打造综合服务“样板间”,引导创新要素下沉两级,进入基层、进入企业。

 

三是需求定制。针对区域、产业和企业需求,聚焦产业链数字化重构,调配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市场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训、咨询建言等人才团队,提供组合式、套餐式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解决方案。

 

四是集成创新。汇聚科技志愿服务、海智创新创业、“会展赛服”等科协业务要素,吸纳高校、院所、创投、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科技资源,把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外服务结合起来,把面上引导性服务和点上针对性服务结合起来,相互嵌入、相互支撑,实现需求、人才、成果的聚合迭代。

 

05 “科创中国”服务谁?提供什么服务?

“科创中国”服务创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双方,重点关注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直接服务具有创新需求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企业,也直接服务有参与意愿的高校、院所、新型研究机构及科学家团队,实现供需对接。

广义上讲,服务对象包括位于产业链、价值链各端口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协作主体。通过贯通政府决策支撑、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园区和企业需求反馈、金融创投机构参与等要素流动与对接服务,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全链贯通,并使得各方受益。

根据试点城市的创新需求,结合全国学会的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科创中国”可提供9 项服务产品:科普惠民服务、研究咨询服务、技术人才服务、技术开发服务、技术转移与交易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会展赛”服务、制定团体标准服务、汇集协作资源服务。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出“科普惠民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和“国际化合作服务”三类服务模块,为试点城市提供套餐式、标准化服务,“一地一策”提出解决方案。

 

06 “科创中国”的服务特色有哪些?

一是智力服务体系化。组建综合性、产业性、地方性等不同类型“科技服务团”“科技服务队”,会同经济、金融、法律、市场等各方面专家,组团开展覆盖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既依托跨界合作组建的各类新型协同组织,也依托全国学会及国内外各类科技组织,同时将地方政府部门、金融资本、园区企业等相关组织整体嵌入服务网络。

二是服务产品“套餐”化。提供服务供给清单,匹配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服务内容形成组合,因需因能提供从科学普及、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技术交易,到投融资、市场拓展、智库咨询等一体化、系统化、全产业链服务,弥补断点,补齐环节,实现供需对接。

 

三是下沉两级落地化。汇聚区域、产业、企业实际需求,为地市一线导入急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带动金融、创投以及政策等资源共同投入,通过人才、技术评价实现精准对接,面向企业产业实际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组织赋能实现长效跟踪服务。

 

四是供需要素标准化。支持全国学会将模糊的“问题”转化为统一辨识度的“需求”,将海量的科技成果细分为与企业匹配的有效成果供给,减少供需对接的盲目性。编制数据、服务系列标准,建好“门槛”,立好规矩,统一规则,提高并不断改进服务的适用性、规范性。

 

五是服务主体多元化。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展示、交流、互动及合作服务,动态生成增量资源。通过“市长”找“市场”的方法,广泛协同人才、技术、政策、资本等要素,跨界联合,平台聚合,实现开放共享,促进形成产学共赢、利益共享的持续机制。

 

07 “科创中国”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如何建设和运营?

“科创中国”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以“互联网+ 服务交易”模式构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动态运营的“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开展技术创新全链条专业化服务,把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对接在“手牵手”基础上再增加“线联线”,以技术服务与技术交易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精准落地。

 

在运营中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聚焦供需对接。立足用户视角,坚持产品思维,创设“科技服务团”“创新枢纽城市”“国际技术交易”等线上对接场景;支持用户在线发布需求、成果,支持第三方机构在线开展需求分析、成果评价等服务,弥合供需匹配断点;提供云端开展技术路演、会议直播、人才培训等活动的应用工具;通过短视频分享、创新案例、定制推送等服务丰富供需交流形式。

 

二是集成科创资源。制定平台入驻机构标准和入库资源标准,持续完善资源标签体系,建好资源汇聚“门槛”;面向需求集中的地区和产业,瞄准成果集中的名校和大所,组织资源自行上线,生成增量资源;发挥传播渠道优势,将平台服务嵌入主流新媒体平台,将新媒体流量逐步导入平台,传播技术交易案例,讲好创新故事,形成平台建设和融媒推广的互动闭环。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联结创投、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通过社会化资本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建立交易分成机制和收益反哺机制;引导第三方服务机构以线上接洽、线下撮合的形式,开展需求拆解分析、成果鉴定评价、专利价值分析、股权价值评估、科技人才评估等服务,培育常驻技术经理人队伍。

 

四是促进开源共享。倡导开源理念,联合百度、旷视、鹏城实验室等,培育扁平化、跨地域、跨行业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产学研协同机制和科技合作服务方式;拓展全国学会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渠道,开展境外优质技术路演,促进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服务我国成熟技术出口,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效应。

 

08 “科创中国”有哪些试点城市?有什么特点?

“科创中国”以省级为统筹、地市为中心,采用“投稿+约稿+ 组稿”的方式,按照有事干、有条件、有基础的基本原则,统筹考虑地方发展所需、科协资源所有,兼顾当前和长远,在全国18 个省(区、市)党委政府推荐的110 余个城市和园区中,遴选确定了22 个首批试点,形成一批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间”,积极探索并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机制。

首批试点城市/ 园区分别是: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天津市滨海新区、山西省吕梁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嘉兴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泉州市、江西省南昌国家高新区、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泰安市、河南省濮阳市、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咸宁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重庆市永川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首批试点城市有以下特点:

一是创新需求旺盛。过半需求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能源化工、乡村振兴等“六新”和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具备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空间。

二是体现国家战略。东中西部兼顾,大多数城市( 园区)来自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集中分布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战略区域。

三是地方政府重视。省(区、市)领导明确批示,有合作意愿,市级政府均提出相应的配套政策,产业主管部门强力推动,地方科协工作积极性高且工作能力强。

四是工作基础良好。涉及各类国家级园区133 个,全国双创示范基地19 个,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与中国科协有良好合作基础。

五是具备示范效应。根据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专项产业园区、省部级园区以及海智/ 离岸基地等6 个类别作了区分,突出学会与地方结合,机制与建设结合,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结合,形成不同服务示范组合,分类探索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合作模式。

 

09 “科创中国”的组织创新是什么?

“科创中国”以组织创新和组织力提升为核心,以技术、人才的有效组织,把各类创新要素动员起来,通过组织来聚能、赋能、提能,探索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新经验,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激发横向协同活力。中国科协成立科技经济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学会学术部、办公厅、组织人事部统筹,各部门单位分工配合。结合“会省合作”,建立党组书记处领导与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的省级协调组,建立地市负责人和中国科协挂点干部组成的试点城市工作组,向试点城市选派挂点干部,矩阵式管理、扁平化合作,落实各方职责,协同推进工作。

二是建设新型协同组织。把各级学会、地方政府、企业及各类创新组织调动起来,突出科学家与企业家联合,基于任务目标、要素驱动、利益共享推动组织重构,分类建设地方产业联盟、技术联合体、产学研联合体、企业家联合体等市场化、专业化新型协同创新组织,组织赋能打造创新枢纽。

三是凝聚“一体两翼”合力。坚持互联网思维,促进学会与产业结合、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横向强化学会联合体等跨界融合组织、纵向突出地市科协的联动枢纽机制,以基层“三长制”下沉组织功能,提升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的组织力实现工作目标。

四是建立智库咨询组织。设立“科创中国”百人会,汇聚科技、经济、金融、企业、法律等各方面专家,开展理论研究、咨询指导、案例调研等活动,提供政策指导和工作建议。

 

10 “科创中国”LOGO 有什么含义?

“科创中国”LOGO 由蓝色和红色渐变的飞鸟和圆弧图形组成。蓝色代表科学、技术,红色代表产业、经济,两色渐变代表科技与经济融合孕育的新希望、新活力;飞鸟由字母I 演化而来, 代表创新(INNOVATION)、国际(INTERNATIONAL)、产业(INDUSTRY)等,象征科技助力、经济腾飞;圆弧由字母C 演化而来,代表中国(CHINA)、联结(CONNECTION)、合作(COOPERATION)、内容(CONTENT)等,象征跨界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